8.14.2010

唐山大地震──想當冰山卻淪為新地樂




  實在不想把這麼一部理應是「中國人心靈史詩」的電影(而且說的還是唐山大地震)用一個這麼麥當奴的比喻形象化,可是你喝過「新地樂」(內地叫「麥炫酷」)沒有?就是上面有一團冰淇淋,下面是汽水,冰淇淋就浮在上面。唐山大地震就是這麼一部欠缺脈絡根基,還有各種添加劑,結果流於淺薄粗疏的作品。

  關於文學作品,海明威有一個冰山理論。最簡單的說法就是,冰山之所以懾人,只因露出水面的,只有八份之一。然而,由這浮在水面上的八份之一,人們已可想像,深藏海平面下的八份之七有多雄偉。而唐山大地震這座冰山,不論以背景的闊度──這個有二十萬人傷亡的天災人禍(對,有人禍)──還是時間的長度──橫跨三十多年兩代人的生活──來量度,都難以用一部電影來承載。當然,戲劇,或藝術,應選取「片段」提煉而成。而唐一片駕馭這件大事件的方法,似乎就是冰山理論的這種「不寫之寫」──儘管,再濃縮,也用了兩個多小時。

  用兩代人的視角描寫災難以後面對的生活,其實可以更深刻。可惜劇本選取的事件,要靠觀眾自己用想像把故事的坑洞填上。例如,方登的心情。方登女兒為什麼會主修「心理學」?大概是因為自小看到媽媽受困擾吧。以當時的風氣,為什麼一向乖乖的方登竟會跟學長搞大了肚子?是因為方登太渴望愛嗎?其實方登不愛回家(暑假不回去跟大肚後失蹤),並不是因為她不愛養父母,而是因為她沒有安全感。小時候被母親拋棄的經歷跟養母的猜忌,都令方登對愛沒信心,於是她要在被拒絕前先自行消失--其實方登是個渴望愛的「loner」。以上種種其實可以用對白或事件交代,卻沒有明白的拍出來,也許是想做到冰山理論的「不寫之寫」?可是因為應有的刻劃跟鋪墊欠了功課,結果讓水面下的八份之七都消失掉,只得浮在汽水上的冰淇淋。

  如果導演想說那23秒帶給主角們(不是唐山人)那32年的掙扎,那中間省掉的實在有夠多。例如元妮、方達、方登對生活的掙扎。元妮對方登的內疚,除了那兩場哭戲,跟元妮燒溪錢那場,就幾乎沒有了。因此墓前方登的「媽,對不起」也就稍欠說服力。沒了一隻手臂的方達,由小孩到少年到青年,中間面對著怎樣的生活呢?會有不方便嗎?方達會介懷嗎?又或者,什麼掙扎在當時來說也不算什麼,因為能活下來,已是勝利──把這種「不算什麼」拍出來,也是唐山人怎麼面對這32年的縮影吧。還有方達對方登的心情,他會內疚嗎?

  為什麼說那「32年的掙扎」只屬於主角們而不是唐山人,是因電影沒有扣緊「唐山」這個地方來說故事。沒有了這個根基,就像浮在汽水上的冰淇淋。「唐山」只在開首那幾分鐘C.G.地震中跟片尾方登回家經過「百貨大樓」中出現過。還有方登那句「沒了,才知道什麼是沒了」。如果把背景改成車禍,去頭去尾,故事也沒什麼大影響。

  而且電影沒有真實反映(唐山人的)「生活」。鏡頭一轉,一個缺了一條手臂中學沒畢業的少年,已經開著BMW帶著女友衣錦榮歸,然後鏡頭又一轉,又變成旅遊公司叫人買中國人壽的老總。一個未婚懷孕中途輟學的少女,帶著小女兒當家教,鏡頭一轉,又嫁到外國生活無憂拿著iPhone看照片。背了32年的包袱,幾本簿就解開了?童話得有點脫離現實。當然,創作其實是對現實生活的補償,要反映現實,還是給觀眾大團圓結局的心理補償,那也是創作人的選取──不過本應是冰山的「唐山大地震」,拍出來就變成「新地樂」了。

  說它是「新地樂」,因它有很多添加劑。首先是奇怪的政治色彩。片中插入很多政治背景,例如貼在牆上的「抗震」標語、毛澤東去世。如果是要反映那個時代的背景(時為1976,文革最後一年),很好。可是「奇怪」是「奇怪」在中間那些「別看唐山遭了災,大慶紅花照樣開」、「它來一次地震,咱來一次革命」,還中國拒絕外國援助,獨力「抗震」的政治背景被消了音。還有,全片努力給解放軍建立正面形象,元妮母子被解放軍救起,鏡頭一轉已過回正常生活,方登給解放軍叔叔抱起,「沒事了」(好吧這一幕我也有哭),然後碰巧收養方登的也是解放軍(雖然那也很合理),還有方登養父母被唐山人夾道歡迎。

  不是說電影說錯,(事實上,當時解放軍的確幫上很大很大的忙,而那個年代,大家都真有一顆赤誠的熱心),但要提防這種軟性的Inception(還沒看,好期待!)。七十年代美國的災難片,就是藉此軟銷政府的救災能力。唐山的救災工作,當時不是不艱巨的吧。而唐山之後的汶川玉樹還有今次的甘肅,不說下去了。這些也都算了,最嚴重的是電影中的廣告實在有夠多──唐山人愛喝劍南春,美國人愛用Mac跟iPhone,老總愛駕BMW。植入式廣告(product placement)也還算了,但最離譜的是借角色的口賣廣告──「方總,買哪個保險?中國人壽吧,靠譜!」我靠。那是對劇本的不尊重。

  錢鋼老師的「唐山大地震」是高中的指定讀物之一,因此我這一代學生對「唐山大地震」都不會太陌生。正因如此,更不喜歡唐一片。因為它把「唐山」的故事簡單化、平面化,把箇中的細節抽離了,結果就失去了質感、紋理。失真。就像那23秒的C.G.。不是沒有哭,但哭完以後,還得到些什麼呢?
  
  閒著無聊,又把這本書拿出來翻,看到一段,寫孤兒們的生活掙扎,「當生活變得粗糙,節奏匆忙的人們,注意不到隱藏在深處的,微乎其微卻又無比深重的困難,注意不到幾個孩子支撐一個家庭的艱辛」。當然,不能用一部電視機來洗衣服,就像不能要求對於說故事的電影像教育電視般教化萬民。但我相信,「唐山大地震」這個故事可以說得更多,更好,更動人。